Email:web@wfu.edu.cn 联系电话:0536―8785100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潍院要闻
教育部网站推介我校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
发布时间:2025-04-22 作者: 浏览次数:12

本网讯   4月22日,教育部网站以《潍坊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为题,发布学校统筹规划学科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全文如下:

潍坊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

潍坊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面向”,统筹规划学科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优化学科布局,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启动实施学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强农、精工、拓理、厚文”的建设思路,坚持“扶优、扶特、扶强、扶新”,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实现优先发展、重点支持、特色培育,明确10个培育建设学科和7个储备建设学科,打造梯次分明的“雁阵式”学科梯队,带动学科整体实力提升。以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为抓手,构建完善专业分级建设机制,围绕服务地方优势特色产业,优先布局“四新”专业,推进专业动态调整,强化专业设置的前瞻性和匹配度。新增“新工科”“新农科”专业6个,建成省级专业特色学院2个,新兴专业招生占比21.67%,近两年新上、停招、撤销专业比例达25.97%。推进文科与理工农等学科交叉融合,探索涉外法治、法治大数据、数字经济等新兴特色学科建设;新增“新文科”专业2个,积极探索以新兴技术手段助推新文科专业数智化改革,在学科与学科、技术与人文的交叉融合中推动新文科转型升级。

注重实践环节,强化校企协同育人。主动服务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对接山东省“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制定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管理办法,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9个现代产业学院,着力打造人才培养平台。以学生应用创新能力为中心,强化专业教育与产业教育,建好校内理论教育平台、校内专业实训平台、企业实践教育平台,实行“专业导师+企业工匠”双导师指导制度,完善理论实践一体化育人机制,推动教育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赛事和专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学校获评山东省就业工作“绿灯”先进高校。发挥校企实践育人优势,推进校企协同赋能,围绕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绿色化工等新兴产业模块,深化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30余人,共同申请专利50余项,完成各类项目100余项,与企业共建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3个,获批山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推动校企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协同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集聚校地资源,提升服务发展能力。实施“校城融生”升级计划,牵头发起成立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与山东省内22个县(市、区)及市直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体系。推动“人才+行业”服务模式,参与山东省高等学校“百校万企万师双进”行动,实施“百名博士进百企”等专项行动,直接服务山东省内外企事业单位1400余家,促进校地深度融合。聚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慧农业等行业领域,依托多光子纠缠与操纵等60多个省市级高能级创新平台,围绕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难题实施有组织科研攻关,智慧生态农场建设和农产品溯源项目在省内形成示范,鲑鳟鱼养殖系列技术列入省市百亿级重点项目全面产业化推广。依托地方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资源,凝练“人物、地域、民俗、历史”四大方向,打造十余支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成立岳镇海渎研究院等8个区域文化研究平台,建立80余家合作基地,培养1000余名文创人才。承办潍坊市“互联网+文旅”宣传推介、“线上+线下”陈介祺金石文化周等特色文化传播活动,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地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文:秦世波  王珍    编辑:庄梦琦    审核:张晓静)

信息公开栏目

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
学生管理

学籍管理

奖助学金

奖励处罚

学生申诉

信息公开指南

公开指南

学年信息公开工作

年度报告

TOP
TOP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Copyright © 2023-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