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副书记、校长冯滨鲁: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党的二十大之后首次召开的全国两会,是开篇破局的大会、承前启后的大会,今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这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光荣使命和殷切期望。潍坊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校,要坚持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这个奋斗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将两会精神落实到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各项任务中,坚定“一一六八”工作思路,聚力抓提升、求突破、促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推进质量强校建设,不断加大开放办学力度,深入推进校城融合发展,推动学校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
教务处处长侯金奎: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了系统部署,内容丰富、亮点纷呈,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进高等教育创新”,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明确了方向。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扎实落实学校“一一六八”工作思路,聚焦学校重点任务、靶向发力,以昂扬的斗志、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产业学院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改革等教育教学改革攻坚任务,为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优势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贡献智慧和力量。
计算机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晓静:全国两会是实现党的二十大擘画的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的开篇之作,具有重大意义。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就业是民生之基,我特别关注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高频次提到“就业”,并提出要“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有1150多万人,稳就业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作为一名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要把持续推动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时时放在心上,牢牢抓在手中,坚决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多措并举,全员参与,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千方百计实现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为毕业生更好走向社会保驾护航。
团委书记徐加金: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听到了自己眼下最关注的话题——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几十次提到“就业”,并提出今年要“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直指眼下全社会特别是青年群体的痛点。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每年超千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要让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需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创新就业工作模式。作为高校共青团,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切实将两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实干动力。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关注青年学生的殷切期盼,认真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扎实开展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认真开展“青鸟计划”就业帮扶,扎实开展团干部结对帮扶就业行动。要扑下身子细化工作,摸清青年学生的就业需求,整合调度社会各界特别是地方共青团的资源,更好地做到岗位供需对接、就业帮扶精准施策。
人事处(人才工作办公室)副处长张付功: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紧紧围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提出8个方面的建议,发展思路明确、发展路径清晰、发展前景可期。报告围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对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教育、健康、养老等问题作出部署,高度评价了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处处透着民生关怀,回应了民之所呼、民之所盼。特别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我们要顺应新时代最新潮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优先战略地位,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引、育、用、服”机制,聚焦领军人才攻坚突破,推动青年人才储备扩容提质,加大优秀人才引育力度,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全面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持续强化人才保障制度供给,全力打造教育人才聚集新高地,努力构建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辅导员韩靖雯: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在聆听两会这堂生动展现中国式发展的“公开课”之后,我对未来充满信心,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两会精神融入育人实践,进一步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带领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要立足本职工作,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以实实在在的成绩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培养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更大的贡献。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202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获得者、教师教育学院(特教幼教师范学院)2020级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尤晓彤: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一名师范生,我最关注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改革发展成就催人奋进,今年全国两会让我们再一次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决心。我也对教育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打牢基础,勤勤恳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希望我国教育事业继续蒸蒸日上,也期待着我们国家在更广阔的世界舞台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